校友风采

任老与首经贸相伴的65年(五)|历经坎坷,出版第一本劳动经济学教材

发布时间:2021-10-13 来源:对外联络合作处、校友会 作者: [打印] 字号: T T T

【编者按】今年是首经贸建校65周年。六十五载砥砺奋进、薪火相传,学校今天的成就凝聚了一代代首经贸人的创业艰辛。1956年与学校结缘、如今已是106岁高龄的任扶善先生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为劳动学科、劳经学院和学校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在师德师风上的垂范无不值得铭记。

校友会整理了任老和学校历史的部分资料,试图通过一些片断的回顾,来看看任老是怎样走过人生的百年,又是怎样走过与首经贸相伴的65年,藉此与广大校友共同感受“大先生”的风范。

任扶善老师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劳动经济学》教材,并为我国劳动科学的发展和劳动经济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劳动经济系建立的初期,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由各个教研室自己编写的油印讲义。1964年,在庄玉铭院长亲自领导和参与下,在任扶善先生领导和指导下,同劳经系全体专业教师一起逐章对老版进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编写自己的教材。

▲1982年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

当初稿完成时,由于“十年动乱”,教材编写工作中止。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才真正恢复编写。《劳动经济学》的编写任务,学校决定交给时任劳动经济系副主任的任扶善来承担。任扶善、刘传济等几位老师组成了编辑组,一起编写大纲,收集初稿,修改完善,编辑加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冒酷暑,顶严寒,夜以继日,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大量心血,终于完成了这部40万字的教材,交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正式出版。在那时,任老师已60多岁。

▲1983年劳动经济系第二届硕士研究生和导师

这部教材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劳动经济学》教材,不仅供校内教学使用,而且在全国发行,供各地劳动干部学校和培训班使用。这部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尽量结合我国当时的情况,因而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评价和广泛采用。

李福田老师是任老师的学生,之后留校任教,与任老师的关系便成了延续几十年的同事关系。据李老师回忆,在编写教材那段“并肩战斗”的日子里,他近距离地接触任老师,受到任老师、刘老师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科学精神的熏陶。正是因为任老师的直接教诲、帮助,使李老师——当年的“青年教师”——也逐渐成熟起来,任扶善老师成为了李福田老师教学生涯中的领路人。(未完待续) 资料来源:陆占奇《任扶善——一生献给劳动学科的百岁老人》、任扶善《百岁文集》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