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与首经贸相伴的65年(六)|传道授业、执着耕耘:任老的先生之风
发布时间:2021-10-18 来源:对外联络合作处、校友会 作者: [打印] 字号: T T T
【编者按】今年是首经贸建校65周年。六十五载砥砺奋进、薪火相传,学校今天的成就凝聚了一代代首经贸人的创业艰辛。1956年与学校结缘、如今已是106岁高龄的任扶善先生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为劳动学科、劳经学院和学校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在师德师风上的垂范无不值得铭记。
校友会整理了任老和学校历史的部分资料,试图通过一些片断的回顾,来看看任老是怎样走过人生的百年,又是怎样走过与首经贸相伴的65年,藉此与广大校友共同感受“大先生”的风范。
“早在中学时代,我就立志长大了不做官,不经商,要当教师。”任扶善说,对于教师来说应当特别强调要热爱教育、热爱专业、热爱学生。投身高等教育事业40年,作为劳动学科这个领域的学界泰斗级人物,任扶善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倾注了无数心血,他以行动回答了“何为人师”。
作为老师,他有着执着敬业的情怀。任老师在备课时精心打磨,力求做到观点正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在讲课时注重语言技巧和授课方式,力求做到语言清晰、速度适中、板书端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他还根据学生的代际特征,在持续地与学生互动中,不断发现他们的关注点,不断地打磨修正自己的授课内容。
作为老师,他心怀“国之大者”。任老师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浓厚的感情和坚定的信念。作为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任扶善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为此贡献出毕生的心力。他把教师的职责和国家利益结合,跳出个人主义的小圈子,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广阔天地,认为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负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任老师为学生作讲座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仁扶善先生的大师风范,尤其人格影响,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记忆中,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领着他们的成长。
任老师的第一个研究生陈宇回忆说,“在任老师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下,重习劳动科学理论;同时也感受任老师那渊博深刻、治学严谨,寄神奇于平淡、化古朽为新枝的学者风范……”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确实是和任老师对我们多年的教育培养的努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分不开的”。
“他在课堂上亲切而严肃的形象,慢条斯理的话语,刀削斧凿般的板书,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以致他成为我几十年追随和效仿的榜样。”“我为能够结识他、成为他的学生而感到幸运。他是我的恩师、挚友、忘年之交。他的那种高雅的先生之风,影响了我的一生,并将继续影响着我。”与任老师有着半个多世纪交往的李福田老师这样说。
任老师辅导北京经济学院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未完待续)
资料来源:任扶善《九旬文集》《百岁文集》、首经贸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