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院党委:守正创新 高质量党建引领新篇章  厚积薄发 研究型学院建设起宏图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过去的五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统计学院党委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五年,是高举旗帜的五年,党建领航,事业发展行稳致远,践行初心使命阔步前行。这五年,是沉下心来的五年,凝心聚气,全院师生勠力同心,锚定立德树人而深耕细作。这五年,是勇立潮头的五年,奋起争先,学科发展紧跟大势,抢契机把要脉全力拼搏。


以魂铸梦,吹响前进冲锋号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方向,多谋划,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坚持守正创新不松劲。这五年,学院党建工作硕果累累。学院党委多次获评校级先进二级党组织、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本科生党支部获批成为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学院团委获评首都“团建百强”单位,学院学生会喜获首都“先锋杯”优秀基层团学组织称号,坚守十年的助盲志愿服务取得全国铜奖,学院基层党支部多次获批校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周广军开展专题党课.jpg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善于利用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契机,结合学院传统品牌学术活动,培育教师的崇高师德和学生的高尚素养,使新时代主流思想宣传得以全覆盖。这五年,学院师生榜样群逐步形成。院长张宝学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榜样,刘强教授获评北京优秀教师,援疆教师钟路将大爱洒向和田,辅导员陈子轩发挥外语专长投入疫情防控获评北京青年榜样,本科生李王月、李承赣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学生党员刘宇航全情服务冬奥的事迹被冬奥组委专访。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强化党在一线教学单位的全面领导,将把好教职工政治观和师德观作为头等大事,强调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教育的重大责任。这五年,学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课程思政融入集体备课、走入课堂, “说课分享”、“公开授课”、“头脑风暴”成为常态,在全校作为“典范”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与基地相继建立,品牌育人矩阵已然实现。


以干获赞,踏出发展最强音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科研氛围浓厚,学术成果不断产出。随着30余名青年人才的加盟,学院研究型教师比例已上升至85%。截至2023年8月,学院教师获批科研经费达1399.43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含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0余篇(含国际A期刊46篇),学院教师SCI论文发表数位于财经类院校统计学科前列。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业内影响力不断深入,社会认可度不断加大。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统计学院支撑统计学科蝉联“B+”等次;学院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并获评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两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了本科一流专业全覆盖;一门课程完成“一校一课”建设,两门课程实现“MOOC(慕课)”平台应用选课;学院获评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出版教材和各类教学著作11部;刘强教授主编的《微积分(上下册,第二版)》和阮敬教授团队主编的《Python数据分析基础(第3版)》被遴选为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叶飞、张赛茵在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周振坤博士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案例教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完成了首届“新经济统计论坛”“全国统计科学抗疫线上高端论坛”和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等重要学术活动的举办;增建了大数据统计实验室与京津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粮指数研究中心、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心。

过去的五年,学术专业竞赛在学生教育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型学术人才辈出。以服务首都的科研创新与学术竞赛为重点,连续组织参与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五年来,共有300余人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聂力副教授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持续坚持北京社会生活指数、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学生发展信心指数、国粮交易价格指数发布调研,累计51年历史的调研活动不断焕发生命力。


以制增效,指挥和谐圆舞曲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规范执行学院议事规则,坚持履行“三重一大”和“一岗双责”,实现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在完成校内第五轮巡察和后续整改“回头看”工作后,以重点案件为戒开展普规、普纪、普法活动,持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筑牢全体党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每年年末,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都深刻剖析反省检视问题,对标对表进行整改,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

过去的五年,基层党支部建设亮点频频,基层组织内部运行程序及规则得以逐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显现。各教师党支部以课程思政为抓手,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推进教学改革,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各学生党支部紧抓国家重大活动为契机,增进育人成效,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激发支部创新与实践活力,使“志愿、服务、奉献”精神成为统计学子追求进步的重要体现;各退休教师党支部联合师生支部积极共建,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和实干担当精神,为学院发展贡献余热。

def321f3cdf686fd89b211eda58fd71.jpg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从顶层设计出发,探索各项工作的可行性支撑,不断优化党建与业务融合路径,深化学科高质量发展内涵。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学院抓准教师培养方向,完善岗位聘任与职级晋升渠道,优化量化指标,促进教师成长;在日常管理方面,学院整肃工作纪律,明确底线原则,出台《统计学院管理制度集》,打造规矩的院风。


以人为本,谱写厚朴新篇章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深入落实传帮带机制,致力于打造卓越人才队伍。近年来,在《统计学院新教师培养体系》制度规范下,学院共有26名新教工接受了20位导师的培育,导师们开放了近5000课时的课堂,手把手带他们备课、说课、分析授课技巧等,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浓郁了“厚德载物,斫雕为朴”的院风。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注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嘱托。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指导各教学系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研讨、新时代主流思想宣传贯彻,开展“驼韵师话”“师生共话”“统计学堂”等教师教育活动。在新冠疫情期间,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学生就业‘云帮扶’”“抗疫有我”“一路相伴返校路”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了“厚积薄发,怀素抱朴”的师风。


过去的五年,统计学院党委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下,探索构建“一个支点、两个支撑”的“V(成功)”型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即“一个支点”(全员育人)是指教师的思政素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两个支撑”(全过程育人)是指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政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坚持开门办思政,将学生思政教育空间延展到社会大课堂(全方位育人),搭建大思政课育人平台,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通过不断深化专业思政内涵,帮助统计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即“V(成功)”的人,形成了“厚聚成器,求真求朴”的学风。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展望下一个五年,统计学院党委将以从容不迫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耐力,在全面建设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征程中书写好统计篇章。

统计学院领导班子调研.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