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6年,现有党支部7个,党员158名。自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外国语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事业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和团结全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在组织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党委政治引领作用
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学院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要求,做到科学决策;明确党委会研究决定、前置研究和政治把关的具体事项,定期召开“1+N”党委扩大会,围绕党的建设研究学院发展核心问题。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学院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译读二十大”、“双语译时政”等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全覆盖、立体化、浸入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取得良好成效。五年来累计开展线上线下主题教育活动266场,参与师生4千余人次。
坚持守好学院意识形态责任田。学院党委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主体责任清单,不断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学院教材意识形态排查工作成体系,做到包含外籍教师在内的随机听课全覆盖。设置专职外事秘书,制定外教意识形态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外教周会制度,精确掌握外教思想和教学动态。加强对学院网站、公众号等网络阵地管理,新闻发布实行“三级审查”,责任到人;围绕学院服务首都发展、“三全育人”改革实践等重点工作,守正创新做好新闻宣传。
坚持加强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把坚定师生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建立健全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和考核制度,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将党章学习作为支部学习的首要内容常抓不懈;抓住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契机,组织开展“百年铿锵路·语颂中华魂”学科竞赛季、周恩来家风展、电影里的党史巡展等活动,教育引导师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按照学习要“深”、宣传要“新”、贯彻要“实”的要求,通过邀请党的二十大报告翻译专家进校举办讲座、开辟党的二十大网上学习专栏、组织主题班团活动等,教育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党委制定实施《外国语学院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着力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学院设置党委委员、专职组织员和兼职党务秘书联系党支部的工作方法,跟踪并落实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工作。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收缴等专项工作,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保证党员发展程序完善。要求各党支部把抓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放在结合业务建设上,明晰责任,量化考核。
把坚定理想信念牢固宗旨观念落到实处,着力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委以“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为标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师生党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让党徽亮起来。在持续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学院党委靠前指挥、党支部迅速跟进、党员积极响应,坚持把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教工党员不仅成为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还带领学生党员积极承担建国70周年、建党百年等大型重要活动任务,以及发挥专业优势圆满完成冬奥会语言服务和历次党代会报告双语语料库等工作。
发挥党委核心作用
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发挥学院党委自身建设的示范力,推动学院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学院党委强化学院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着力抓好学校全面从严治党检查考核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校内第六轮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纪委各项部署,紧盯问题督责任、紧盯措施督成果。积极落实院务公开,支持学院分工会依规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对教职工评优、评先等采取民主评议,并将结果在公示栏、网站进行公示。五年来修订完善学院议事规则2项、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制度5项,汇总学院内部管理制度54项并汇总编印学院制度汇编,完成巡察整改11项。
着力发挥学院党委团结师生的凝聚力,推动“三全育人”改革不断深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1535”一体化工作体系,即1个育人目标、5支育人队伍、3个育人规划和5个育人平台,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发挥外语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学院成功获批商务英语国家一流专业,法语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合格性评估。学院建设形成包括《话说北京》等6门区域化课程群以及《财经英语看世界》等一批精品慕课。学院党委组织的党史教育主题活动入选北京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学生党支部连续获评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并作为基层党支部代表在学校七一表彰大会等交流发言。五年来,学生党支部获高校红色“1+1”示范评比一等奖2次、二等奖和优秀奖各1次,学生获国家奖学金9项、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2项、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竞赛奖项34项、校级以上荣誉称号24项。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数年位居全校第一,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前列。
着力发挥学院党委服务大局的组织力,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再上台阶。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翻译专业硕士点为支撑,汇聚自然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多语种教学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中心,以及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学术写作中心等研究力量,提高学科建设质量。撰写并出版《北京自贸区语言服务蓝皮书》,举办第一届北京自贸区语言服务论坛,不断提升学院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能力。学院党委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组织教师申报相关教改立项7项,示范课6项,召开专业思政建设交流会,并举办两个成果展,不断将课程思政建设推向深入,多名青年教师党员在全国和北京市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奖。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立项5项、教育部协同创新项目3项、委办局级4项和校级科研立项11项;出版专著、译著、编写教材36部、期刊论文121篇,其中核心及以上级别的论文39篇。学院获北京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外语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微课大赛华北赛区奖2项。
着力发挥学院党委关心服务人才的保障力,推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71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各教师党支部积极开展“外语师说”师德传承活动,帮助解答教师的困惑;主动开展“外语诗说”文化育人活动,提高用融通中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注重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和党外教师的助力效应。五年来,学院共选树校级优秀教师1人,师德先锋1人,育人标兵1人,获颁校优秀教学课堂效果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7人次,校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2次,提名奖2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3名,青年科研创新团队1个。分工会“工会小家”获得2020年度“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教职工小家”称号。
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谱新篇。外国语学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