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数据科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提升合作办学教育质量,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治院、社会服务等方面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发挥党建引领效能
凝心聚力推动事业全面发展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直属党支部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结合学院办学特色,探索构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领导有力、保障有力、服务有力的党建工作体系,构建顶层设计有效、执行落实有效、评价示范有效的思想教育体系,构建阵地健全、制度健全、队伍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结合“把牢方向,形成机制,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各项党建工作与合作办学项目发展“同步谋划、同步建设、保障质量”。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学院在党组织的决策机制、治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等方面精准施策发力,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会议制度、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先后制定完善直属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30余项措施,强调政治把关,完善议事流程,提高议事效率。持续优化细化班子成员各分管领域责任分工,积极发挥党外人士参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党内外协作环境。结合日常涉外工作实际,完善对合作办学等重大事项的意识形态审核机制,将外教课堂及教材、学术论文及著作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把关的重要阵地,守好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阵地。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系统梳理业务发展廉政风险点,聚焦选人用人、招生毕业、评奖评优、经费资产等重点领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思想宣传工作主体责任,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和应急状况处置办法,做好日常研判。组建宣传工作队伍,完善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网络信息安全专人负责制度。三年来,一项项制度改革精准有力,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落地有声,为学院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打下基础。
立足特色,聚焦需求。学院高质量开展重点突出的分类教育以及具有庄重仪式感的集体组织生活,实现了党员教育全覆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计划,组织专题学习研讨80余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等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索建立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完成首批预备党员接收工作。落实支部书记讲党课制度,注重理论学习对合作办学的指导作用。探索支部联合建设和统战工作机制,拓展“引进来”“走出去”等学习方式,完成中外合作办学系列调研,参观校史馆、周恩来家风图片展,邀请党委组织部、国际合作交流处、研究生院、统计学院等多个部门的师资为师生进行理论授课,与国际合作交流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服务冬奥践初心 干事创业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香山双清别墅革命旧址、北京一轻食品集团北冰洋义利园区、中轴线遗产、相关学科企业等开展新时代首都发展专题调研,完成校级党建研究项目1个。三年来,学院党员队伍增幅明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合作办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彰显中西融合育人特色
学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习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中国灵魂、首都情怀,精通双语、双文化,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培根铸魂,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参考美方合作院校学术标准,共同设计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全方位做好教学质量保障监督工作,构建课外学业辅导助学网络,设立教学导师,开设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与美方合作院校联合打造英语学术写作课程,搭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强化能力的特色英语培训体系,建立专业课程英语术语库。挖掘活动党史教育元素,组织师生赴正定西柏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合作办学学生特色双语思政教育新模式,将红色基因教育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开展线上线下同步、中英融合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我和我的青年使命Youth Mission, Youth Interpretation”有声分享、“我的故事 点亮中国My Stories in The Amazing Decade”“党史学习教育 共享流动书香”“数科青年寻访身边红色基因”等双语活动,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守正创新,搭建特色鲜明的育人平台。立足学生思想和学习实际,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用好双语思政教育、模拟政协提案、宪法学习、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提升德育效能;依托English Corner、News & Trends线上英语能力提升系列活动、Sharing Session大学生涯系列分享平台、“剧院”CD节奏计划海外深造发展辅导与服务支持体系,创造沉浸式英语学习体验,树立崇高人生目标。学院基层团组织先后与丰台区新村街道刘孟家园社区团组织、西城区德胜街道阳光丽景社区达成区域化团建共建意向,并联合朝阳区东湖街道望湖社区,组织开展“数科青年社区青春行动”系列主题活动,累计参与250余人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院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夯实防线根基的同时,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强化“云端”育人,开展“云思政”主题活动,通过“数科青年榜样力量”“数科青年战‘疫’人物”“数科青年议见青心”“数科青年自律学习进行时”系列栏目,把战疫精神化为教育力量,带领师生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师生参与社区、校园等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搭建联合治理体系
凝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建设放眼全球汇聚人才的“新高地”。学院加强高素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人才引进标准,制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待遇,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和程序进行人才的招聘、遴选、管理和考核,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细化政治、师德等具体要求,对应聘人员背景和师德师风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通过教学工作例会、日常沟通等方式,定期开展外教思想动态调研,做好外教日常管理。联合美方合作院校搭建平台,为教师提供赴海外合作院校培训交流的机会,探索互兼互派的共享机制。探索合作办学教学科研交流合作,定期召开教师交流座谈会,持续推进外教与兄弟学院青年教师结对机制。
推进服务首都科学研究的“样板区”。学院依托合作办学双方院校学术资源,围绕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举办首期数据芳榳论坛。三年以来,学院参与发起并成为中国—东盟统计教育联盟首批成员,教师已连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统计局重大统计专项、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重点课题、国家税务总局重点课题、北京市统计局招标重点课题等多项标志性科研项目。学院教学成果显著,已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多部,获批2个校级教材建设项目,1个校级本科课程建设项目,《Python数据分析》入选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主编教材《Python数据分析基础(第3版)》荣登2023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名单。
风起帆扬,奋楫争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融合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精心耕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治院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支撑保障体系,助力我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迎接我校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