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党总支:党建引领,挖掘潜能,服务师生

图书馆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6名。五年来,图书馆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理念,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业务创新融合新模式,不断提升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体现富有时代特征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气质,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  

1.jpg


党建特色做法和品牌

强化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图书馆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断推进图书馆意识形态责任制,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党建引领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坚持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纪律教育、作风建设等常态化学习教育,提高馆员的政治素养。通过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总支委员带头学、专家学者辅导学、红色基地现场学、线上线下“共读”等方式,引领全体馆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党支部保落实的战斗堡垒作用。

五年来,图书馆党总支开展了“疫情期间双报到”“为武汉捐款”“三全育人、你我同行”“学党章强党性”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拓展党建阵地,组织馆员前往门头沟神泉峡红色教育基地、宛平县抗日旧址、中山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嘉兴红船、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与房山区佛子庄乡贾峪口村开展“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与太子墓村党支部联合共建,开展振兴乡村系列活动。党总支以“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坚定馆员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

2.png

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服务保障不断档。疫情期间图书馆党总支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线下线上坚守阵地,服务保障不断档。制定数字资源线上服务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校内外数字资源访问方式和使用方法,发布了《不求出门户,但求出思想》《我们在行动:疫情全面免费用的数字资源库》《阅读防疫:不容错过的十本书》等推文,开展线上阅读活动,读书抗疫,传递信心,助力读者平稳渡过疫情。加强全馆卫生清洁管理和消杀工作,收集读者遗留的贵重品,制定领取程序,确保读者财产与健康安全。

3.png

加强建章立制,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和工作规范性建设。近五年来,党总支以制度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党支部工作规范》、“三会一课”制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章程》等52项制度。图书馆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领导班子推进图书馆意识形态责任制,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中央及校发有关意识形态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相关规定》等制度。结合校内巡视整改意见,加强班子建设,坚持“三重一大”以及党政联席会制度,深入基层,查摆问题,落实整改。进一步落实图书馆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同时做好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和安全维稳工作。

依托红色文献资源,建立图书馆红色育人体系。图书馆党总支以创新学习形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结合馆内丰富的党史文献信息资源,打造出了沉浸式、立体式、体验式的多功能红色教育阵地、建立图书馆红色育人体系。图书馆成立党史学习教育专架,挖掘馆藏古籍资源,举办“关注社会,思考民生”、“赓续京华文脉,弘扬严谨学风”辅仁大学论文展。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打造了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党史学习空间——“数字马院”。开展“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读红色资源筑牢信仰之基”的红色阅读活动,馆员与学生共读了《红岩》《将军级农民:甘祖昌传》《毛泽东传》《本色:将军夫人龚全珍》等红色经典书籍。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抓手,举办了“筚路蓝缕,开辟未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油画展”、窦万兴篆书《中国共产党章程》书法作品展。

4.png


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成果

建设多元立体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突出专题特色资源优势。五年来,馆藏资源坚持纸质与电子资源并重的发展原则,以学科专业建设需求为导向,形成了能够满足本科教学和科研需求的馆藏文献体系。截至2023年7月,图书馆纸质图书总藏书量达219.3万册,纸质中外文报刊1452种。电子图书119.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7个。建成或完善了一批特色馆藏,拥有5.2万余卷线装古籍,673册民国辅仁大学毕业论文,影印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文书局本《中国地方志从书》、民国初年影印《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十通》各一部,均原盒保存。高碕文库、周叔莲赠书等珍贵的文献资料以及档案、照片、手稿等实物资料。专题性馆藏如生态与自然文学书库、校友文库、学生学位论文库、陈云文选;学科性特色馆藏如机构知识库等。

5.png

图书馆数字化、智能化逐步完善,使图书馆成为智能检索的学习中心。图书馆目前实现了高承载无限网络全覆盖,引进了移动图书馆系统、座位管理系统、研讨间管理系统、自助借还系统、自助打印复印系统,加强图书馆网站优化、微信系统应用、邮件推送、移动设备应用。有力地支撑了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转型,为实现资源整合与移动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图书馆积极购置各类数字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信息服务能力,目前图书馆已经成为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读者不受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学习中心。同时,注重建设馆内环境,根据区域空间特点,设置了研讨间、休闲阅览区以及小型报告厅等,联合基建处实施东西馆舍改造,增加名人字画、绿植花岛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建立“四个一”体系,完善信息素养育人体系和服务体系。五年来,图书馆进一步建立特色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符合我校建设发展需求的信息素养育人体系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四个一”体系,即组建一个平台,开设一门课程,组织一项赛事,举办一组讲座,健全、深化和细化对学生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培养。图书馆组建信息素养教学团队,组织师资培训,完善《信息素养与文献检索实践》课程。通过讲座、培训和比赛等方式建立系统化、层次化、按需预定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开展馆际互借、原文传递工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图书馆积极宣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加强跟院系以及研究团队合作,提供培训、咨询以及学科服务的一条龙服务。平均每年举办30多场的数据库培训、数据库宣传推广竞赛活动。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满足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每周发布学科推送,推荐各学科优质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财经数据科学实战训练营,参与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北京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均取得优秀成绩。

6.png

7.png

积极创新“党建+文化”工作形式,助力书香校园建设。图书馆党总支以“助力书香校园建设”为脉络,积极创新“党建+文化”的工作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为切入点,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建党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分别策划举办了“共沐书香 传承文化 献礼建党百年”“翰墨递卷香 悦读润子心 献礼党的二十大”“悦万千书卷 享四季芳华”等主题活动。阅读季活动精彩纷呈,包括《中国典籍文化》《从<觉醒年代>几位主角看新红学发端——纪念新红学百年》《四库全书中的易学典籍》等人文系列讲座;“趣识甲骨文”“花好月圆中秋诗会”、体验雕版和活字印刷、“节气的韵律”等文化体验活动;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会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平凡的世界》《编舟记》《蝲蛄吟唱的地方》《非暴力沟通》等。阅读季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引导师生读者通过阅读和体验活动感悟中华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创造多读书、读好书等阅读氛围,启迪学术、涵养气质,不断深化文化育人的服务职能,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8.png

微信图片_20231116150752_副本.jpg

10.png


主要成果

2019年至2023年连续五届参加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获得本科组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2019年参赛选手黎凌逸获得最佳风采奖,2022年获得研究生组三等奖;2020年和2021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宣传部文化建设品牌项目,2022年获得学校宣传部红色文化建设创新项目;2020年获得“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教职工小家”;2021年党总支申报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优项目——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育人工作研究与实践,获三等奖;2021年“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建设”获学校本科教育成果一等奖;2021年获得BALIS文献传递“最佳组织奖”;2021年“开智世览观人文社科,赛知识尽享资源服务”CASHL知识竞赛活动,馆员组马艳林、靳彤荣获三等奖。参加全国图书情报案例学术研讨会暨图书情报创新案例大赛, 2021年工作案例“团体阅读疗法实践与探索——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寒门学子读书会’为例”荣获优秀案例;2022年工作案例“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荣获优秀案例;2023年 “智信杯”北京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 4位研究生决赛中获得优秀奖,图书馆荣获优秀组织奖。

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