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直属党支部:党建引领聚力,校企协同育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国际学院直属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为目标,推动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根基

思想建设植根基。五年来,学院党支部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师德大家谈”、“驼韵师话”系列学习为基础,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职工学习活动,坚定“四个自信” ,筑牢思想之基。

组织师生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史馆、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厅、民生美术馆学习参观;组织师生观看红色主题旋律电影;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知识竞赛、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师德师风建设文件知识问答、“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征文活动;赴山东临沂开展“弘扬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专题学习调研,赴怀柔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凝聚前行力量”主题教育学习和团建活动,赴香山革命纪念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州“运河清风”廉政文化公园等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调研;与通州区仇庄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与北京漕运书院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华”为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学院编辑印制了《国际学院育人故事》专刊,记录教师在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和成果,记录学院教师爱党爱国的真实情感和在国际汉语教学岗位上的育人典范和榜样故事。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增进国际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认同。

组织建设铸精魂。支部举办“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多场党课和培训。选派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学术交流、业务学习,提升教职工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在学院教育教学、疫情防控、腾整宿舍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形成了“支委中书记带头、党员中支委带头、教职工中党员带头”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c0c07126d415b4b5c7383399a024737-sz_31185.png


党员干部引领 师生同心打赢疫情狙击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变化和挑战。国际学院师生严阵以待沉着应对。根据上级、学校的部署安排,学院党支部统筹协调安排,形成整体工作方案。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常态化防控,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082a377d1b0be4be8bee250920825e52-sz_39508.png

疫情发生后,学院第一时间快速响应,成立了网络学院留学生教学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网络教学教务工作小组、汉语课程网络教学工作小组、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服务工作小组、网络教学实施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疫情期间建立国际学生信息和每日动态掌握制度,确保了解每位国际学生的实时情况,严格执行国际学生健康状况每日零报告制度。针对在校生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针对未在国内的国际学生做好信息沟通工作,确保随时掌握学校的每位国际学生的动态情况。支部书记率领支部全体党员、学院教职工驻校工作,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帮助留学生们顺利度过关键时期。

为落实好学校《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外国留学生教学科研安排的通知》要求,国际学院全程密切跟进,专门制定了《国际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注意事项》,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从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以及应急工作安排,各部门建立了工作台账,确保落实。畅通了内部网络教学科研工作协调机制,对汉语教师网络教学开展了三期培训,为培养学院一线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提供相关工作和技术咨询服务。线上教学开课后,学院先后出台指导性制度《国际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管理办法》和《国际学生网络教学预警实施办法(试行)》,确保教学平稳有序。

学院为境内外毕业生举办小型毕业典礼,召开招生线上宣讲会,为学生继续在首经贸深造搭建桥梁。


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不断传播中国故事

把安全放在首位,把温暖送给学生。留学生离开家乡跨越重洋来到中国求学,老师们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有条不紊做好各项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学院通过班会、微信、深度访谈、邀请北京市出入境警官和学校保卫处领导做入学教育、实地参观、消防演习等多种形式,让留学生在交通、防火、防盗、禁烟、禁毒、住宿及人身安全等多方面树立安全意识。

3d87dbc7632250f1d5766feae2fc9833-sz_32356.png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更好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学院组织了开学典礼、入学教育、运动会、新年晚会、毕业典礼、毕业晚会等多项活动,让同学们在青春校园里魅力闪耀;写福字包饺子迎新年、端午香粽送安康、国际文化节、中华文化大讲堂、“走进胡同四合院、感受地道北京味儿”等,让国际学生认识中国、熟悉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院还为国际学生发放了体育器械并组织足球联赛,增强学生体质,增进中外学生友好交流。

0037316a974b0272db741792409c08ff-sz_41979.png

8a772422d49ac1c8069ca448e7599a04-sz_48426.png

近五年,学院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国际学生。乌克兰籍学生达莉亚、韩国籍学生洪成慧、柬埔寨籍学生沈速康、韩国籍学生史熙爱分别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奖学金。我校赤道几内亚籍留学生斯蒂文荣获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优秀奖,柬埔寨籍学生沈速康荣获北京市大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

b0d3a6bd3034801a3e02098910908ee8-sz_32479.png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国际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际学院将依托国际学生社会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探索推动学校国际学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招收并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国际经贸人才,让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学院党支部将带领学院教师继续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造福世界。

e5a6362a27cbb2d3571f537091ace1ad-sz_3074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