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任老与首经贸相伴的65年(一)|扶摇万里、善德百年:我的长寿秘诀

发布时间:2021-09-30 来源:对外联络合作处 作者: [打印] 字号: T T T

编者按:

今年是首经贸建校65周年。六十五载砥砺奋进、薪火相传,学校今天的成就凝聚了一代代首经贸人的创业艰辛。1956年与学校结缘、如今已是106岁高龄的任扶善先生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为劳动学科、劳经学院和学校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在师德师风上的垂范无不值得铭记。

校友会整理了任老和学校历史的部分资料,试图通过一些片断的回顾,来看看任老是怎样走过人生的百年,又是怎样走过与首经贸相伴的65年,藉此与广大校友共同感受“大先生”的风范。

 

“扶摇万里仁者寿,善德百年圣之清。”这幅藏头寿联是2014年任扶善先生百岁寿辰庆典时劳动经济学院师生所赠。诚如此言,任老一生仁善清正,为人治学都堪称楷模,而他历经人生风雨,虽曾病弱却能长寿延年,其养生之道也常为人称道。

今年中秋节前夕,校友会秘书长赵喜玲老师和劳动经济学院退休教授李福田老师到家里看望任老。虽然已是106岁高龄,但任老思维清晰,他还向两位老师“传授”了自己的“长寿秘诀”。

“我到现在呀,还有24颗牙,世界卫生组织有一条标准,80岁以上的人还有20颗牙的,就算健康老人。”任老语调和缓地对两位老师说,“我的秘诀呀,一是咬牙,小便时把上下牙咬紧,不张口、不说话;二是叩齿,上下牙对准互相叩击,每次36下,3下一停,每天1到2次。这都可以防止掉牙。老年人牙齿好才能更好地咀嚼食物,容易消化、吸收。”


2021年9月20日李福田、赵喜玲看望任扶善先生(中)

任老曾撰写《我是怎样康复延年的》《我的养生经验补遗》等文章,向大家介绍他的保健心得。每次学校和学院老师去看望,他都会提示老师们坚持运动。他的游泳爱好持续了60年之久,江河湖海都游过,到80岁时才不再下水。此后便通过气功和健身按摩来锻炼,且非常注意饮食起居、脑力锻炼和心理平衡。

任老的学生曾这样总结:“任老之所以能够活到百岁高龄,归根结底得益于他的品德修养:第一,他心地善良、仁慈,古人云“仁者寿”。第二,他坚持锻炼身体,起居有常。第三,他心态平和,遇事不怒不气。得意时处之淡然,失意时处之泰然,逆境顺境有襟怀,临喜临怒有涵养。”

任老在为母校清华大学撰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中提到:“我能战胜癌魔,延缓衰老,活到百岁高龄,也与发扬清华精神,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避免消极悲观情绪,奋斗不懈,永不放弃,有着紧密的关系。”(未完待续)

人物介绍:

任扶善先生1915年5月4日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曾在重庆从事社会统计工作,在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上海)从事研究工作。1949年9月到北京,先后任教于辅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956年起,先后在—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北京劳动学院、北京经济学院(首经贸前身之一)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任扶善先生长期从事劳动经济和劳动法研究,是我国劳动科学专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是劳动经济学界泰斗级前辈。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劳动经济学》教材,出版我国第一本劳动法学科研专著《世界劳动立法》,翻译出版了《越南劳动法典》,发表劳动经济和劳动法学论文数十篇。

在1988年(72岁)退休后,他仍然笔耕不辍,先后出版《劳动经济与劳动法文集》及续编、《九旬文集》和《百岁文集》,并一直关心学校、学院和劳经学科的发展。(资料来源:首经贸校友会、清华校友网、任扶善先生著作)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