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者风采 - 三级教授
曹静韬
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09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3-2014年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财税理论与政策、国际税收

代表性科研成果

1.财税理论与政策

(1)主持“北京全面提升“两区”建设水平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北京社科基金)、“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税收公共决策机制研究”课题(北京社科基金)、“中国财政资源的可支配度研究”(北京市教委)、“促进首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北京市委组织部)等纵向课题,以及“税务机关代征社保费问题研究”、“新形势下我国税源管理制度的优化研究”等国家税务总局和北京市税务局的委托课题。

(2)发表“从庇古税的有效性看我国环境保护的费改税” (《税务研究》)、“数字经济对我国地区间税收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杜宾模型” (《税务研究》)、“社会交换过程的税收原则和程序”(《财政科学》)、“规划预算下的政府资产管理探析”(《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以来的中国税制改革评述”(《税务研究》)等论文;出版《公共财政学》、《税收理论研究》、《中国税收立法研究》等教材和著作。

2.国际税收

(1)主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税收协调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封关后的税收制度研究”(横琴深合区执委会)、“现代税收法治建设国际借鉴研究”(北京市税务局)等课题。

(2)发表“RCEP成员国税制改革比较研究”(《国际税收》)、“国际税改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的完善建议”(《税务研究》)、“RCEP国家企业所得税制度差异对中国OFDI影响的实证研究”(《国际税收》)、“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东盟的增值税协调问题研究”(《税务研究》)等论文。

咨政建言

完成的60多份政策建议获得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的批示,或被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采纳。代表性政策建议包括:“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难点及对策”、“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几点建议”、“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的难点及对策”、“税收立法必须注意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关于横琴深度合作区流转税制度改革方案的建议”、“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后的销售税政策建议”、“北京市两区建设应着重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关于全面提升北京两区建设水平的财税政策建议”等。

讲授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国际税收(双语)》、《中国税制》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国税收制度》、《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国际税收前沿》、《国际税收立法》等课程。

获奖情况

研究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

学术兼职

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