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2025-05-16

答辩时间:2025年5月19日上午8:30

答辩地点:启铸恭温楼-A303

image.png

详情:https://eco.cueb.edu.cn/tzgg/9b41f55637fc45fd917defa80be71589.htm


学位论文简介/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学生姓名:刘甜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贸易开放对收入不平等感知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居民收入不平等感知成为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与城市层面贸易开放指标,系统考察了贸易开放对居民不平等感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贸易开放显著增强了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感知,且这种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即在初期阶段强化感知,而在高水平开放阶段逐步减弱;第二,贸易开放并未通过客观收入不平等影响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感知;第三,健康水平、工作时长和文化因素在贸易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感知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经济效应-观念形塑-社会评价"的理论框架,为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心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制定更具包容性的贸易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学科研成果:

(1)Shen Meng, Liu Tian.《Intermediate service input distortion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Plos One,2024

(2)Liu Tian,Shen Meng.《Public Interest or Individual Benefit: Biased Perception towards Redistributive Policies》Kybernetes, 2024

(3)Liu Tian,Liao Lan.《Can Farmers' Digital Literacy Improve Inc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Plos One,2024

(4)王霞,程磊,刘甜.《文化差异、制度质量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投资研究,2020


学生姓名:陈思达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金融可得性对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

当前国内、国际贸易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着严峻考验。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强金融支持和服务,推动建设金融强国,对打造贸易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金融发展能否推动中国企业破解出口贸易的多重约束——在抵御外部冲击中实现韧性提升、在低端锁定中实现“质的提升”、在顺应绿色规则中实现可持续贸易,成为当前政产学研界关注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出口产品数据,分析了金融可得性对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金融可得性如何影响企业出口贸易的理论框架,以深入探究金融可得性影响企业出口韧性、出口产品质量和绿色贸易的内在机制。其次,本文系统展示了银行分支机构分布、出口韧性、出口产品质量和绿色贸易的特征事实。最后,本文使用多种实证方法分析了金融可得性对出口韧性、出口产品质量和绿色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金融支持建设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科研成果:

[1]Chen S., Wei Q., Cai W. Carbon risk and stock return——Evidence from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25, 61(7): 1819–1834.

[2]Yan Y., Chen S., Wang R., et al. Black monster or green giant? Revaluating the role of 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on carbon emissi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4, 468: 143036.

[3]Yan Y., Wang R., Chen S., et al. Mapping carbon footprint along global value chains: A study based on firm heterogeneity in China[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22, 61:398-108.


学生姓名:李文文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技术标准协调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

技术标准跨国协调是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外贸新动能和巩固外贸基本盘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层面,本文引入需求相似理论、新贸易理论、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作为标准协调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和采用内生技术标准的多国模型,分析了标准协调通过国外需求和成本互补机制,促进出口规模扩张、改善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以及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通过贸易条件和贸易量机制,增进出口国贸易福利。在实证层面,本文构建了简约式模型和结构式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步法和结构估计法等方法,使用塞尔中心数据、CEPII-BACI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等数据,检验了标准协调对中国出口规模、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以及贸易福利的影响,最后给出政策启示。

在学科研成果:

[1]李文文,郎丽华,张成.扩大货物进口对中国县域就业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25,39(04):33-42.

[2]李文文,郎丽华.制度型开放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以技术标准协调为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25,(01):30-42+134-135.

[3]李文文,郎丽华.标准制度型开放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技术标准协调的视角[J].经济学家,2024,(11):87-97.

[4]郎丽华,李文文.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09):36-48.


学生姓名:马丽媛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技术断供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

近年来的中美经贸摩擦备受世界关注,而所谓的技术断供是经贸摩擦的核心问题。技术断供究竟是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还是推动中国技术进步的动力?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为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本文考察了技术断供与中国创新的基本特征事,为构建理论模型提供基础;其次,将基本特征事实置于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多部门复合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技术断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再次,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校准和估计,检验模型在拟合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和解释中国实际经济情况的适用性;最后,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技术断供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确保结论可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破解技术封锁与优化创新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学科研成果:

[1]申萌,马丽媛,郝宇彪.孩子养育成本与福利补偿——基于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视角[J].人口与经济,2022,(06):32-46.

[2]申萌,马丽媛,云喆.基础研究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困境的理论解释[J].经济科学,2024,(06):79-99.


学生姓名:李雪梦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重构研究

论文简介:

全球价值链区域化背景下,中国的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不断发生调整,从绕开进口国贸易壁垒到进口国投资,转向绕开进口国贸易壁垒被动向第三国投资,第三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接作用。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范式,围绕“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第三国桥接效应”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回答贸易活动和对投资活动中,中国增加值出口的行业结构变化、消费国结构变化和第三国结构变化;重点考察第三国在中国间接增加值出口和中国OFDI引致增加值出口的桥接作用;讨论第三国桥接路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考虑到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发展,必然改变国际分工形态。本文进一步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推动区域价值链合作,推进高质量走出去,制定数字化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在学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1]闫云凤, 李雪梦. 跨国公司投资碳转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国际经贸探索, 2023, 39(11)

[2]YAN Y, LI X, WANG R, Meng B, Zhao Z, LI X. Visible carbon emissions vs. invisible value-added: Re-evaluating the emissions 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global value chain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24, 224: 108262.

[3]闫云凤, 李雪梦,潘安,李禧源. 谁的对外直接投资更绿色——中美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碳足迹的测度与比较.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5,(01)

参与课题:

[1]《山西省十大重点产业链产业生态研究及发展潜力分析》(已结题)

[2]《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3》(已出版)           

[3]《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已出版)

参与项目: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中国参与区域价值链研究 ——基于区分内外资投入产出表的视角”(项目编号:2022KJCX028)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中跨境投资的碳排放转移效应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2YJA790071)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价值链与中国产业升级研究” (项目编号:71733002))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价值链重构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BGJ049)


学生姓名:杨梦佳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绿色产品出口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

随着全球绿色贸易快速发展,企业的绿色出口行为正深刻改变中国劳动力市场格局。本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包含绿色与棕色产品的动态模型,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劳动收入份额和劳动投资效率等维度展开分析,深入探究绿色产品出口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尽管绿色出口导致整体就业规模减少,但显著优化了就业结构,提升了高技能人才比例和劳动收入份额。然而,绿色转型也伴随劳动投资效率下降,暴露出现有劳动市场中技能供需错配、企业管理滞后及地方政府调控不足等问题。因此,中国在推动绿色转型时,应兼顾转型的质量与效率,强化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绿色出口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

在学科研成果:

[1]Shen M, Yang M. Are Geopolitical Risks Fuelling Trade Protectionism?[J]. Defence and Peace Economics, 2024, 35(8): 1120-1140.(SSCI)

[2]Shen M, Yang M, Xing L. Do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affect labour market distor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low-carbon city pilots[J]. Climate Policy, 2025, 25(3): 303-318.(SSCI)


学生姓名:王欣睿   学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论文题目:数字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论文简介:

数字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出口贸易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更是加速了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窗口期的到来。文章试图从微观企业层面出发,尝试构建数字产业集聚影响企业出口贸易的理论框架,探讨数字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聚从强度、深度、广度三维层面显著推动了企业出口贸易发展,且更能推动竞争激烈行业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高数字关注度城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企业向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及中间产品出口多元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突出。文章拓展了解释企业出口行为逻辑的视角,为数字产业集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同时为我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在学科研成果:

[1]Zhao J, Wang X, Zhan J. I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ffective in combating terrorism? Evidence from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J]. Applied Economics, 2024: 1-16(SSCI,JCR分区Q2,IF=1.916)

[2]Zhan J, Wang X, Li Q, Zhao J. Digit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export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5, 33(1): 64-100.(SSCI,JCR分区Q2,IF=2.451)

[3]赵家章,王欣睿,展金泳. “两化融合”与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 国际贸易问题, 2025(02):1-19.(CSSCI,复合影响因子:5.335)

[4]课题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BJY193(主要参与者)

[5]课题组首都高端智库项目:北京服务业发展指数评价研究(主要参与者)